浙江小吃

六月六,漾糕熟

夏至过后,就是小暑大暑节气,光听一个“暑”字,就觉得燠热。蓝色牵牛花已爬满了墙,白色的茉莉花开了一茬又一茬。到了农历六月六,小暑已过,到了大暑,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,稍微一动就汗津津。院子里的木槿花开得十分好,木槿花早上精神抖擞,到了傍晚就蔫头耷脑。双休日的早上,我通常会到院子里摘两三朵木槿花,做一碗百合木槿花羹。剪去硬实的花蒂花梗,花瓣散开,放清水里漂洗一下,锅里的水烧开后,加人冰糖、枸杞和

豆腐脑,煞清爽

在南方,谁的记忆里没有一碗豆腐脑呢?当一碗嫩生生、白花花、散发着豆香的豆腐脑摆在你面前,你因早起而惺忪的双眼,刹那间火花迸发。就跟人生有无数次的选择一样,要甜的还是咸的,这是每天清晨摆在你面前的一道选择题。喜欢甜的吗?撒一勺绵白糖,端起碗喝上一口,舌尖立刻有了沙沙的感觉和滑软的甜蜜。或者舀一勺子的红糖水进去,豆腐脑上顷刻之间流淌着暗红的糖水,如冰河解冻,春回大地。喜欢咸的吗?一撮炊皮、几粒榨

糊拉汰

我不知道天台话里藏着多少玄机。 天台这地方,古风犹存,天台人的自称,不说我,不说俺,而是称“卬”。《诗经》里就有“招招舟子,人涉卬否”,大意是:船夫摇手相招示意上船,我不急着上船,留在岸上顾盼,看看我的心上人有没有随船而来。天台人自称为“卬”,并非土气,实在是大雅。天台人把锅称为镬,在镬中烧出八大碗、十六会签之类的美食,而在《吕氏春秋》中,就有“一镬之味”。一大早,天台人要看天气

玲珑可人酒盏糕

文坛有荷花淀派和山药蛋派,荷花淀派浪漫唯美,山药蛋派充满乡土味,有皇天后土的质朴。依我看,家乡的小吃,也有荷花淀派和山药蛋派之分。蛋清羊尾、橘红糕、乌米饭、灰青糕、松花饼、酒盏糕等属于荷花淀派,而糟羹、面皮、猪肉饭、笋饼之类,明显是山药蛋派。 《临海小吃大全》中列出的小吃清单,有一百四十一种之多,什么麦饼、麦油脂、刀切头圆、麦姜圆、麦爿、麦鼓、扁食、面皮、拗面、炊面饭、汤炊面、番

重阳糕

秋天里有两个节气,我特别喜欢,一个是秋分,一个是寒露。重阳节,多半在寒露节气。这段时间,天朗气清,让人神清气爽,大地一片金色,桂花金色,菊花金色,文旦与橘子也是金灿灿的,一个一个饱满地挂在枝条上,有丰收的喜庆。这样一个菊黄蟹肥的好时节,宜折桂,宜酿酒,宜吃蟹,宜做糕。 到了重阳节,“糕诗酒帽茱萸席”,“糕”是放在第一位的。重阳糕的登场,是声势浩大的,如同戏台上锣儿鼓儿响过之后,出

家家糟羹蛤蜊调

名字中带“糟”字的食物,往往不是糟粕,而是精华,比如化腐朽为神奇的糟鸡、糟鱼,比如糟羹。在江浙,糟鸡、糟鱼是难以割舍的美味。糟味似酒非酒、若有若无,是“酸甜苦辣咸”之外的第六味。家乡的糟羹,是另一种美味,是一种与糟卤无关的风味小吃。 还没等到水流花开、草长莺飞的春天,正月里,糟羹就热热闹闹地开煮了。 在家乡,吃糟羹与看花灯一样,是元宵节的一件盛事。十四的元宵,十六的中

杨梅酒与杨梅干

杨梅是最具江南风情的水果,它又名龙睛,色朱红,一看名字,就知是玲珑的果子。 初夏时节,江南进入梅雨季,阴沉多雨的天气会持续半个多月。时值江南梅子成熟,故称“梅雨”或“黄梅雨”。芒种时,树上的杨梅已是一脸羞色,到了夏至,杨梅已红得发紫,它与梅雨一样,是这个季节的标配。在江南,通常以“人梅”表示梅雨季节来临,以“出梅”表示梅雨季节的离开。 家乡是一座甜蜜的城市,夏至有漫山

桃花,鱼头,番薯庆糕

今年的春天来得晚了一些,立春了,家门口的迎春花还没怎么开。不像往年,开得跟放炮仗般热闹。连着下了几场雨,草木倒是滋润了,可是春寒夹着冷雨,把人冻得够呛。 好在马上就到惊蛰节气了,春天的气息浓了不少,市府大道两边一排排的玉兰花开了。玉兰花开得很有气势,让人有了盼头。玉兰花开后,乡野的桃花、梨花、油菜花就会接二连三地登场。 家乡有谚语,“桃花红,泥螺肥”,“菜花黄,昂刺鱼

八月十六吃糕囡

若论名气,糕囡的名气不如梅花糕、重阳糕、灰青糕。在家乡,秋天里要吃三种糕,七月半的灰青糕,八月十六的糕囡,九月九的重阳糕。 在家乡,凡是蒸笼里蒸出来的糕点,都包含着“蒸蒸日上,步步高升”的意思。中国人喜欢讨口彩,庄稼地里的芝麻开花,被赋予节节高的意思,田野里的一只蝗虫,画在纸上,就有“飞黄腾达”之意,更不必说本身就带有“糕”(高)字的各式糕点。 吃完了灰青糕,就盼着中

泡鲞

仙居人自诩他们那地方是“神仙居住的地方”,仙居有国家5A级景点神仙居,也有黄灿灿、圆鼓鼓的泡鲞。 正如麦虾不是虾,蛋清羊尾不是羊尾巴,垂面饭不是饭,乌狼不是狼(在家乡,乌狼是指河豚),泡益也不是用水泡发的鱼鲞。 鲞是指剖开晾干的鱼,也指成片的腌腊食品,如黄鱼鲞、乌狼鲞、鳗鲞、墨鱼鲞,而泡鲞里面,通常只有象征性的一小块咸带鱼。作为神仙居住之地,仙居以神仙居和杨梅出名,仙

立夏乌米饭

春去立夏至。在江南,立夏要吃乌米饭。 宋代林洪的《山家清供》以青精饭开篇,青精饭就是乌米饭。林洪是宋代有名的诗人和雅士,自称林和靖的后人,他固然也爱对着梅花吟咏,但更多的是琢磨把梅花做成美味。林洪写了本《山家清供》,这是一本雅得不得了的书。所谓山家清供,意思是乡居的粗茶淡饭。《山家清供》里的美味,都是身边寻常可见的家蔬、野菜、花果,像什么青菜啊,萝卜啊,茭白啊,梅花啊,山桃啊,红

通神明的姜汤面

江南人家中,对姜汤面有特别感情的,首推吾乡人。 中华五大面食中的山西刀削面、北京炸酱面、武汉热干面、四川担担面、兰州拉面,我都尝过,老实说,只有山西刀削面尚对胃口,但它比起家乡的姜汤面来,色香味还是有差别。姜汤面是家乡的代表性面食,它的精彩之处除了丰富的浇头(有虾干、猪肉丝、笋丝、香菇、金针菇、荷包蛋、豆腐皮、青菜、蛏子等),还在于它微辛浓郁的汤—带着姜汁特有的香味,呵,去年一碗

石占小吃网专门提供各种小吃保密配方,小吃秘方工艺,小吃商用技术,真正可商用的小吃技术配方,如夜市小吃配方,传统小吃配方,网红小吃配方等,教程经测试详实有效,VIP会员免费学习,是小吃行业必备的参考资料.

联系我们 订单查询